一切從一顆香香豆開始
小時候鉛筆盒裡曾流行過一種「香香豆」,雖然它的氣味一點也不天然,但總是勾勒出一種小孩子對於香氛的想像,好像只要打開鉛筆盒能聞到香香豆的味道,就是一個快樂的童年。
而喜歡香氣的宛庭,其實一切也是從香香豆開始的,長大後的她,不再迷戀香香豆,而對香水產生興趣,但慢慢的,宛庭開始發覺香水似乎也沒那麼舒服了,最後她循著天然的香氣,終於發現了精油的世界。
五感的美好加成 芳療生活家・宛庭.圖片來源:本人提供
本身就對香氣有興趣的宛庭,在研究所的時期,就與精油有了接觸,當時因為作業繁多,焦慮的她,每天一定要有咖啡因的陪伴,晚上還會點著精油蠟燭來幫助自己放鬆,不過那時的她對精油其實還不瞭解,只是有時逛街會被精油的商品所吸引。
研究所畢業後,她成為了諮商心理師,今年從原本的機構離開,變成了時間比較彈性的行動諮商心理師,多出了自己的時間後,她開始想做原本就想做的事情,於是,她便決定要來學習芳香療法。
用香氣幫助自我覺察
「諮商心理師這份工作,其實不像多數人以為的會承接很多負面能量,在訓練過程中,會不斷練習自我狀態的覺察與切換,所以在關上大門離開後,我們其實不會一直把負面的事物帶在身上。」
因此在諮商的過程中,「自我覺察」就變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,「你要體會個案的情緒感受,進入個案的內在主觀架構,從他的眼睛看世界,貼近他讀懂他,才能理解他的困境,同時看見他擁有的能力。但是你又不能完全變成他,因為一旦成為了他,就一起迷路了。
因此為了不讓自己的生命議題與其混淆,我必須經常自我整理,在諮商過程中覺察自己的位置,並不停轉換視角,陪伴個案重新經驗梳理自己的生命,進而找到出路。」
五感的美好加成 芳療生活家・宛庭.圖片來源:本人提供
乍聽雖然有點抽象,但其實很好理解,其實就像是一位朋友站在山谷前訴說自己的煩惱,你必須在他的身旁試著理解他,但不能將他的情緒當成自己的,否則一個衝動,掉下去的便是雙方。
這時精油就成為了一個輔助的工具,
藉由香氣,幫助宛庭在諮商工作後轉換心情,不斷增進自我覺察的能力,理清自己的思緒。
有時難免感到低落的她,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,她就會隨手拿起一支精油嗅聞,如果拿起的是
甜橙,那她就知道或許她需要的是激勵,如果尋求的是
花香類,那可能代表她需要找回自己的價值感。
與精油一次次的互動,讓宛庭更加瞭解自己:「就像渴了會去找水喝,身體或心理有狀況時,也會很自然的尋求對應的精油。」能夠察覺自己情緒的反應,是精油為宛庭所捎來的信息。
芳療的兩個驚喜
接觸芳療前,宛庭其實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,諮商心理背景的她,十分注重著科學依據,那時總以為精油會帶有點「怪力亂神」的性質,但在上課後,她才發現芳療其實是非常有依據的,無論是精油的化學分子、醫學研究、各種理論與實證,都讓宛庭放心不少,這也是芳療給她的第一個驚喜。
五感的美好加成 芳療生活家・宛庭.圖片來源:本人提供
至於第二個驚喜,則是「選擇的多元」:「以前只知道放鬆要用薰衣草,現在則認識了很多其他的精油。」包括植物的生長、顏色,都豐富了宛庭的視野。
「芳療是讓生活更美好的加乘。」就像生活中的五感,看見美麗的畫、聽見優美的音樂、吃進美味的料理,都會讓心情變好,芳療所觸動的嗅覺,也使得生活更有層次。
每天早上,宛庭都會使用精油來讓身體充滿香氣,調油或製作精油噴霧的過程,也是感到放鬆愉悅的。
未來的路
因為目前還沒有精熟芳療的領域,宛庭現階段並沒有要將芳療與自己的專業結合,「想等真正精通後,再去做整合。」如此的小心翼翼,其實也是對工作與芳療負責任的態度。
「現在能夠幫助到自己就很棒了。」宛庭笑著說。
五感的美好加成 芳療生活家・宛庭:愛犬鴨鴨.圖片來源:本人提供
這也是每個人都再認同不過的道理吧,唯有把自己照顧好,才有心力去注意到其他人的需求,也只有藉由精油不斷認識、調整自己,才更能理解這個花花世界,並學會用他人的眼睛觀看每條牽連的情緒。
採訪編輯/YU